景觀水體水質分析
景觀水體多為封閉緩流水體,水域面積小,水體自凈能力差。目前景觀水體的富營養化評價參照湖泊富營養化評價標準,分為營養物濃度評價、生物指標評價和綜合評價3種方法,其中以營養狀態指數法(TSI)為代表的綜合評價廣為接受。
其中j代表了與富營養化相關的因子,主要包括了葉綠素、總磷、總氮、CODmn及透明度等指標。
景觀水體治理與修護技術
1、人工曝氣復氧技術
對水體進行人工曝氣復氧能夠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使保持好氧狀態,防止水體黑臭現象的發生。曝氣復氧實施方式主要有直接河底布管曝氣方式和機械攪拌曝氣,如瀑布、跌水、噴水等,可與景觀結合運行,降低水體的有機污染,提高水體溶解氧濃度和增加水體自凈能力,達到改善環境質量的效果。
2、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利用填料作為生物載體,微生物在曝氣充氧的條件下生長繁殖,富集在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溶解性的有機污染物與生物膜接觸過程中被吸附、分解和氧化,氨氮則被氧化或轉化成高價形態的硝態氮,它具有處理效率高、水力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小、容積負荷大、耐沖擊負荷、不產生污泥膨脹、污泥產率低、無需污泥回流、管理方便、運行穩定等特點。
3、PBB法
PBB法是原位物理、生物、生化修復技術,主要是向水體中增氧與定期接種有凈水作用的復合微生物。PBB 法可以有效去除硝酸鹽,主要作用機理是通過有益微生物、藻類、水草等的吸附,在底泥深處厭氧環境下將硝酸鹽反硝化成氣態氮,再上升至水面返還大氣。PBB 法采用葉輪式增氧機,具有很好的景觀水體治理功能。
4、生物濾溝法
生物濾溝法將傳統的砂石過濾與濕地塘床相結合,采用多級跌水曝氣方式,能有效地控制出水的臭味、氨氮值和提高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原水經過帶格柵的吸水井除去大的漂浮物后通過水泵提升,然后經三級跌水盤跌水充氧后由跌水槽進入生物濾溝好氧段。生物濾溝好氧段根據填料的不同又分為卵石段和炭渣段兩段,之后是植物床和生態凈化溝,出水流入清水槽,最后外排。生物濾溝的優點:①生物濾溝在常溫下處理受污染的城市景觀水體,能很好地控制水中令人討厭的色、嗅、味等,并對氨氮有一定的去除效果。②生物濾溝內總的來說生物量偏低,但植物的根系區生物膜較豐富,能有效去除有機污染物。
5、生物激活法
生物激活法是通過向水體中投加生物促生劑來刺激土著微生物的迅速繁殖,以增強水體的自凈能力。對受污染含水層中降解的微生物投入營養物和氧氣,2周后降解率達到95%。該法具有易操作、成本低、無二次污染等優點,所用生物刺激劑不含外來微生物,對人體和魚類無毒性。因此,適合應用于園林池塘、住宅小區的人工湖以及其他景觀水體的修復。
6、生態浮床技術
通過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對水體中氮、磷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及其植物根系和浮床、基質等對水體中懸浮物的吸附作用,富集水體中的有害物質,同時,植物根系釋出大量能降解有機物的分泌物,加速有機污染物的分解。隨著部分水質指標的改善,尤其是溶解氧的大幅度增加,為好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創造了條件,通過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營養物質分解,使水質得到進一步改善,最終通過收獲植物體的形式,將氮、磷等營養物質以及吸附積累在植物體內和根系表面的污染物搬離水體,使水體中的污染物大幅度減少,水質得到改善,從而為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創造生態環境條件,最終使水生態系統得以修復。
7、水生植物修復
水生植物是水體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者,它們對無機營養鹽類的吸收、積累和轉化,是植物修復的基礎。用作水體修復的水生植物主要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葉植物和濕生植物,主要通過植物的根、莖、葉來吸收水和底泥中的污染物。水生植物修復技術投資少、能耗低,既能治理污染又能綠化環境,成為修復富營養化水體的主要生態技術。又因為多數景觀水體以娛樂、觀賞為主,用于修復的水生植物也要充分注意其景觀效應,所以可選擇以觀賞性濕生植物和挺水植物為主,輔以少量的浮葉植物。
景觀水體處理設施運營維護
整個工程質保期為內免費維護和維修,在質保期內非人為因素出現的質量問題,按國家有關規定和要求(如無國家規定和要求的,按承諾和廠方“三包”規定)立即進行免費維修、免費更換有缺陷的零部件、直至免費更換新貨物。我公司對提供的設備實行終身維護。質保期后,維修只收取零配件成本費,免維修費。
運行期間對設備設施進行維護,包括對構筑物及設備進行常規維護和對機電設備進行維護,保證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系統運行期間還需對水生植物進行養護,包括對枯死植物的更新補植、對殘梗敗葉的及時清澇和對長勢茂盛植物的收割及控制等,以保證水體的美觀與潔凈。處理過程中對水質進行定期跟蹤監測,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保證處理效果達到設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