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環境技術部
發布時間:0000-00-00
瀏覽量:0
來源:自制
摘要:
上海東風西沙水庫水生態修復科研項目
東風西沙水庫位于上海長江口南支上段、崇明島的西南側,東風西沙與崇明島之間的夾泓地帶,是長江口第二座江心蓄淡避咸型水庫。水庫規劃面積約為3.74 km2,水庫建成后將全面實現集約化供水,為崇明島提供優質的長江原水,并可徹底解決崇明本島70萬多民眾的飲水問題。設計有效庫容為976.2萬m3,總庫容為1069萬m3,最高蓄水位為5.65 m。工程設計近期供水規模為21.5萬m3/日,遠期供水規模為40萬m3/日。
根據東風西沙水庫形態、水深、庫容、水流、水質、生物與生態之間的健康平衡關系,引入水庫原位凈化修復技術,構建水庫水生態修復示范區,使其水生態系統健康循環,生態修復示范區水質達到Ⅱ~Ⅲ類。
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水生態系統的構建方案,包括水生植物體系、水生動物體系和生態坡岸體系的構建和優化,生物鏈中各種群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太陽能水生態修復設備技術試驗研究,在東風西沙水庫試驗區安置太陽能水生態修復設備進行示范性的應用研究,在改善示范區內水體橫向縱向循環的水動力條件下,研究均勻水體在不同深度的溶解氧、營養鹽濃度和pH值。
通過研究,明確水體富營養化產生原因及治理技術,以及人工機械擾動和底層曝氣復氧技術對水體狀況的改善情況。結果表明解決水體富營養化的關鍵是調整水生態的系統結構,使其恢復自然、健康和穩定的生態循環。水體健康生態系統的修復通過加強人工機械擾動和底層曝氣復氧技術來實現,垂直擾動技術和循環復氧系統對受損水生態系統的恢復有著明顯的貢獻和良好的效應,對于保障水庫型飲用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太陽能水生態修復設備研究可知太陽能水生態修復系統應用具有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產生顯著地經濟效益。利用太陽能水生態修復設備對上下層水體的循環,改善下層厭氧環境,控制厭氧物質釋放和好氧物質的去除。隨該設備持續運行,對底層的復氧,將會改善沉積物的形成。因此,太陽能水生態修復設備為富營養化治理和藻類控制提供新的技術和思路。